南京雨花茶名字的由來,你知道嗎?
發布時間:2023-01-14 21:59:27 瀏覽:25 編輯:gsyycy_pan
雨花茶色、香、味、形俱佳,屬綠茶類,是南京的特產,以碧綠的茶色,清雅的香氣、甘醇的滋味聞名,是綠茶中的珍品。雨花茶不僅生產歷史悠久,名字由來也有緣由。來了解下雨花茶名字的由來。
雨花茶名字的由來
新中國成立后,集中了當時江蘇省內的茶葉專業和制茶高手于中山陵園,選擇南京上等茶樹鮮葉,經過數十次反復改進,制成“形如松針,翠綠挺拔”的茶葉產品,以此來意喻革命烈士忠貞不屈、萬古長青,并定名為“雨花茶”,使人飲茶思源,表達對雨花臺革命烈士的崇敬與懷念。
1958年江蘇省為向新中國成立十周年獻禮而成立專門委員會開始研制新品種綠茶,由副省長韋勇義擔任主管領導,由中山陵茶廠牽頭,延請各地制茶專家。并在1959年春創制成功,正式定名為雨花茶,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
雨花茶創制年代
“雨花茶”的生產歷史十分悠久,南京在唐代就已種茶,不僅在陸羽的《茶經》中有記載,更有陸羽南京棲霞寺采茶的傳說為證,棲霞寺后山在現代仍有試茶亭舊跡。
陸羽在《茶經》中曾經記述了《廣陵耆老傳》的故事。說的是晉元帝時,有一個老婦人,每天早晨提著一壺茶沿街叫賣,百姓都爭先恐后地買她的“雨花茶”湯來喝,奇怪的是,這老婦人自一清早叫賣到晚上,壺中茶湯不減。老婦人把賣茶所得的錢全部分給孤苦貧窮的人,貧窮的人都很感激她。這個消息被當時官吏知道,派人把老婦人抓了起來,關進牢里。第二天一清早,老婦人不見了。
后來,雨花臺一帶開始遍布蔥郁碧綠的茶園。雨花茶的色、香、味、形俱佳,她外形圓綠、條索緊直、峰苗挺秀,帶有白毫,猶如松針,象征著革命先烈堅貞不屈、萬古長青的英雄形象。香氣濃郁高雅,滋味鮮醇,湯色綠而清澈,葉底嫩勻明亮。
至清代,南京種茶范圍已擴大到長江南北。
雨花茶發展歷程
雨花茶的創制成功,極大地促進了南京茶葉生產。1959年,即由地方財政投資從福建、廣東調進大批茶苗、種和插穗。1960年南京郊區茶圃面積從1959年的421畝激增到2704畝。1961年,由于自然災害等原因,茶葉生產出現停滯和回落,到1962年茶園面積減至1620畝。
1974年,國務院提出“全國要搞100多個年產5萬擔左右的重點縣,作為茶葉生產基地”。當年,南京郊區植茶面積有2358畝??偖a量29.05噸。1977年,在鐵心橋、雨花臺等處大面積新辟茶園。全市茶同面積達4145畝,總產達57.2噸。
雨花茶種植范圍擴大到南京所有市轄區。1988年、1996年分別制定實施了“雨花茶市級、省級地方標準”。1994年起持續開展了評選市級雨花茶質量信得過單位,促進雨花茶產銷進入標準化、規范化的起步階段。中山陵園茶場等6個重點雨花茶生產企業,機械化生產研制成功并在全市推廣。
1999年,南京雨花茶機制生產線達250條,年產雨花茶167噸,產值5000多萬元,分別占全市茶葉總產量的10%,總產值的44%。